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上映 展现工匠精神

时间:2023-01-14 00:27:56阅读:1394
中新网12月6日电 由吕侯生总顾问、王宝玉总策划、孙建铎策划、王献青编剧、张惠民总监制的电影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今日上映。剧照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根据王献青小说《大国工匠》改编,由李正伟导演,

      中新网12月6日电 由吕侯生总顾问、王宝玉总策划、孙建铎策划、王献青编剧、张惠民总监制的电影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今日上映。

      剧照

      《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》根据王献青小说《大国工匠》改编,由李正伟导演,白志迪、吴迪、孙苏雅、恩美主演,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参与红旗渠建设的老人,多年后在孙辈的陪伴下重返红旗渠,一路骑行、克服困难,终于和老朋友汇合,一起完成梦想的故事。

      影片故事横跨几十年,围绕“红旗渠”讲述,它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,有着“人工天河”的美誉。“削平1250座山头,架设152座渡槽,开凿211个隧洞,挖砌土石达1515万立方米”,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,宽3米的墙,可纵贯祖国南北,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”……这条建国后修建的人工水渠在当初修建时就创造了一系列壮举。

      这条水渠是在云雾缭绕的太行山山腰上硬生生凿出来的,当年的修渠民工在峭壁高耸的山顶,腰系大绳,下到山腰,再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,并在坚硬的石英岩构成的悬崖上抡锤打钎,劈山凿石,红旗渠之险,可见一斑。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建设的红旗渠,不仅经受了50年历史工程质量的检验,也为林县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,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生力军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电影并没有进行一板一眼的说教,而是很多时候通过一些爷孙之间诙谐幽默的对话和情节展开,充满趣味性。“石头哥、铁锤、叶儿、水蛋儿、栓柱……”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迥异、有血有肉,相信观众看完电影一定会对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
      相关资讯

      评论

      • 评论加载中...